
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,切实提升《国家安全教育》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,9月24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在知行楼503会议室组织召开《国家安全教育》课程集体备课会。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梁枫,淮安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政保大队教导员郭雯参加活动并讲话,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党委保卫部、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、团委等部门负责人,以及《国家安全教育》全体专兼职教师参加了备课活动。活动由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主任李小玮主持。
孟文玉老师以“网络文化与国家安全”为主题进行教学展示。她结合淮安市河下古镇“出圈”现象,深入讲解青年学生在网络文化安全方面遇到的风险与挑战,提出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,增强文化自信。
校党委委员、党委宣传部部长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邹瑄,校党委保卫部、保卫处处长陈伟辉,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许龙成、团委书记王亚南分别进行了交流分享。与会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,积极围绕课程定位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现场交流。
郭雯作主题交流。她结合自身工作经验,介绍了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任务,结合具体案件讲解了安全防范处置的关键点,提出通过案例分析、法律解读等方式,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,强调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国家安全意识。
梁枫作总结讲话。他对课程建设提出四个方面建议:一是聚焦课程教学改革,优选内容、改变方式、创新评价;二是优化学生管理流程,秉持“师者仁心”,守护学生长远利益;三是深化课程建设思考,推动两支队伍对接、强化实践延伸、改革评价模式;四是锚定育人目标,将安全理念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。
此次集体备课会通过跨部门、多领域的教学研讨,汇聚校内校外多方资源,加强联动协作,形成育人合力,为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注入新的动能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安全防线。

为巩固集体备课会研讨成果,9月26日上午,郭雯走进班级以“坚持政治安全为根本”为主题,通过重点阐释“坚持政治安全为根本”的核心要义,明确政治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。结合新时代背景下政治安全面临的复杂风险和挑战,分享了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。运用互动问答、随机点名、知识接龙等方式,引导学生主动思考、积极发言。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政治安全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,有效地提升了青年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与政治安全素养。
